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記者 鹿永建)9月4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到今天,網絡並不像往常那樣喧鬧,也許這個實施意見內容實在太多,人們需要時間好好思考、消化一番。
      從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納入高招範疇,到綜合素質檔案成為高招參考,“一考定終身”的中國高考即將歸入歷史。學生可自選三門高中課目成績叩問心儀的大學,高校根據自身定位和專業目標,提出對考生高中考試科目要求和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學生的自主選擇和大學的自主辦校終於吱吱呀呀推開了緊閉的大門。批次錄取改革、自主招生後行,促進高校在系統改革中有序競爭。加分緊縮、遏制擇校、面向中西部地區的招生協作計劃和麵向農村貧困地區的定向招生計劃,無一不在回應社會“教育是最大的社會公平”的期待。
      1977年的改革早已充分證明,改革中國招生考試制度就是改變中國人的命運。30多年前那次激動人心的改革是撥亂反正,回歸已有的合理做法,因此很快進入正軌,迅速取得成效。此次改革,尊師重教的中國則走入一個開闊而全新的教育地帶,要多些冷靜,多些堅持,多些擔當。我們面對的是高等教育全球化競爭的不爭事實,今年北京等地一些初中相當多學生選擇直通外國高校的國際班,正說明我們是在巨大的危機中推進改革。追求學生個性發展、高校百花齊放、民族創造性的提升,同時還要滿足更多的公平需求。實現這樣的平衡,需要政府、部門、學校、公眾的良性互動。這一切,正是我們的夢想,但要變成現實,得靠當下一代人的努力。
      如果說學生從圍著分數轉變成自主性學習、研究性發展,有活力四射的青春相伴,當他們身處迷惘時誰能成為他們心靈導師呢?如此,人們不禁為北京十一學校取消行政班、實行導師制叫好。如果說任教大學的才俊們過去可以批評千校一面,接下來則要由他們在改革提供的空間中改變千校一面;而精心設計出有特色的課程和專業,將是繁重的勞動和創造性的付出。不管是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做到不誇張、不修飾、呈現事實,還是高校對此的認可和選用,還有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都不可能等中國誠信建設大功告成時才開始,而本身就要以坦誠和勇氣投身其中,舍此如何殺出一條在考試招生中學校和社會互信的血路?
      今年啟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2017年全面推進,還有兩年時間可以探索。實現2020年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也只有6年時間。珍惜這次可能是幾十年一遇的教育改革良機吧,少些抱怨,多些擔當。  (原標題:時評:面對幾十年一遇的教育改革良機 請多些擔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i53oiwcs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